close
EFCA.jpg

今年年初另一件大事是我們決定換教會
剛來Chico之初
我們選擇去Asian Bible Church
(請看選教會這一篇)
但去了幾個月
發覺這個教會問題挺多的一開始還想說可能只是不適應或不習慣
再撐撐看
但到後來去那兒做禮拜逐漸變成一件苦差事
我們都覺得在這樣下去對我們的靈命不大好
便決定在年初換教會

其實我們最後決定換教會的原因很多也很複雜
只是不大方便在這兒說
反正換都換了
也沒啥好說的了

只是要換到哪一間教會呢?
我們一開始想說就去之前去過一次的Grace Community Church吧
雖然那個教會的(白)人有點冷漠
但牧師講道很不錯
教會資源也很豐富
也有認識的人
不過因為第一次去的冷漠印象
我們倆都有點猶豫

後來有人跟我們推薦Evangelical Free Church
他們說這個教會雖然比較小
但是牧師人非常好, 講道也很不錯
重點是他們一直有在做學生事工
還會host一年一度的國際學生晚餐
所以比起以家庭為主的Grace Community Church
我們去Evangelical Free Church應該比較有服事的機會

我們想想也有道理
只是從來沒聽過Evangelical Free Church
在google上也查不出個所以然來
很怕是個奇怪的教派
就寫信問Dannyboy
他告訴我們Evangelical Free Church中文名稱是"播道會"
在香港很普遍,但是在台灣則弄不起來
所以我們沒聽過^^
他們的信仰沒問題啦
有專家保證
我們就放心地去看看啦

在去Evangelical Free Church中也有一些插曲

一是有一個星期天
我們想說去查經班另一對夫妻去的Pleasant Valley Baptist Church參觀看看
結果去了才發現每個人對 Church的喜好差別還真大
這家Baptist Church好像是很保守的教會
只用King James的聖經
無論是唱詩,講道還是會眾的穿著,甚至是教堂裡的氣味
都讓我有一種回到古代的感覺
在講道中
我們還驚訝地發現牧師不贊成會眾看電影!
不過反正只是去看看
就當作是參觀不同的教會吧

另一個插曲是我們第一次要去Evangelical Free Church的時候竟然迷路
都是因為Charles過度倚賴GPS啦
沒先查好地址
結果GPS上的Evangelical Free Church竟然是另一個地方的
結果憑印象在繞半天卻還是找不到的情況下
我們只好臨時改去Grace Community Church

第二次去Grace Community Church
會眾依然冷漠如第一次
我們趕到時
會眾們正站著唱歌
所以我們一時看不出那兒有位子
在前後排走來走去半天
竟然沒有一個人理我們讓我們進去坐
最後是最後一排一個認識的人往右挪他的位子
他旁邊旁邊的兩個女的往左挪
才空出兩個位子給我們
等大家都坐下來時
我們才發現其實前面的空位子還不少哩

雖然那次的講道還是很好
但我們決定除非Evangelical Free Church實在不適合
否則先不考慮Grace Community Church

後來終於成功地去了Evangelical Free Church
這個教會人沒有Grace Community Church多
不過星期天也可以開兩場禮拜
特別的是兩場講道雖然完全一樣
但唱的歌卻是不一樣的
第一場是唱傳統詩歌
參加的多為老年人
第二場是唱現代詩歌CCM
參加的多為年輕學生和學生家長,或是像我們這種無法早起的人

我個人覺得這個教會的CCM沒有以前Chapel Hill Bible Church好
除了選歌的功力外
最主要的原因是這個教會沒有降 key
你把專業歌手唱的key拿來給會眾唱
好聽歸好聽
請問有多少人唱得上去阿?
所以包括我在內
大部分的人很多時候都只能動嘴唇用囈語來唱
全場聽到的只有台上的人的聲音
有點可惜

不過牧師講道的確是很不錯
我和Charles都喜歡這種按照聖經清清楚楚的講道方式
開玩笑適可而止 不會開得太過火
也不會隨便舉一些奇怪的例子(ex: 拿某個人做的異夢來當講道內容*)
或是說一些奇奇怪怪聖經明明沒有說的事情(ex: 晚上魔鬼活動比較強烈*)
而且一點也不會無聊喔

最後讓我感到 “This is it!” 是他們的聖餐(孹餅聚會)**
以往我對領聖餐的態度一直比較輕忽
每次到了每個月的第一個主日只會想到說:今天聚會會比較長喔!
卻很少嚴肅思想聖餐對於我們基督徒的意義
不過
在Asian Bible Church幾個月
牧師對於聖餐的輕忽態度卻讓我感到很不滿
反而激起了我對這個儀式的看重

我一直覺得孹餅聚會的禱告是比較特別的禱告
最好是依據相關聖經經文來禱告比較得體
而且以往的教會都是有權柄的人(ex:牧師或長老)來做這個禱告的
不是隨便抓個阿貓阿狗說你來幫我們禱告吧
但是
Asian Bible Church的牧師
每次領聖餐的時候
總是隨便找幾個男的上台端葡萄汁和餅乾
然後隨便點其中一個人做禱告
Charles有一次就這樣莫名奇妙被抓上台
在完全沒有準備地情況下被點中做禱告
當然他那次的禱告支離破碎
讓我感到很不高興
有種”牧師陷他於不敬”的感覺
然後
牧師從來沒有仔細說明領聖餐的意義
也從不說明尚未得救(決志或受洗)的人不要領
所以小朋友們,第一次來的,通通一起領聖餐, “吃喝他們自己的罪”

這應該是很基本的吧?!

總之
我後來就覺得領聖餐是很重要的
不應該輕忽
正好我們第一次去Evangelical Free Church時正好是領聖餐的那個主日
牧師很詳細地解釋領聖餐的意義
也唸了相關經文
然後他帶大家做禱告
先問未信主的人願不願意接受耶穌基督成為個人救主
再請已經是基督徒的會眾在領聖餐前
向 神認罪悔改
然後才是領聖餐
這是我心裡就已經確定這是我要來的教會啦!

再來是這個教會的人出奇地friendly
去了幾次都有不同的人來跟我們打招呼
同樣都是白人
兩家教會怎麼會差那麼多呢?
真奇怪

結束時牧師都會在門口
也是很快就發現我們是新來的
熱烈歡迎之外
去到第三次的時候
牧師還請我們吃午飯
聊得還挺愉快的

2/25/2008那個主日
牧師講到竟然有提到我們耶
不過他有些地方搞錯了
是內地會的某位傳教士,不是戴德生給我奶奶(不是我爺爺)聖經的
點下面的link可以聽講道內容
不想聽全部的話
大約從三分鐘的時候開始
http://www.efcchico.org/sermons/02-25-08_Word%20Power_Lou%20Diaz.mp3
我之前在借車記裡也有提過

以上就是我們從ABC換到E-Free聚會的過程
中間除了理智的判斷之外
也一直禱告求神帶領
我其實不覺得我們算是所謂的Church-shoppers
只是想找到ㄧ個合適的屬靈的家安頓下來罷了
像以前在Yale和Chapel Hill那樣
換教會的過程老實說也不是挺舒服
偶爾還是有莫名的歉疚感
畢竟人家在我們剛搬來的時候有來幫我們搬過家
但因為這樣就留在不合適的教會好像又很奇怪
而平時聽到的教導大多都是不鼓勵基督徒隨便換教會的
不過
之前的加上後來又發生的一些事情(不方便在這兒說)
我們還是覺得換教會是正確的決定啦
也希望就此定下來
不用再換啦


Ann 2008.3.21 Good Friday


* 這都是我們這星期去參觀灣區一家靈恩派教會聽到的,覺得很怪
**教會中有兩個重要儀式,一是洗禮,另一個就是聖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n Chu 的頭像
    Ann Chu

    Ann Chu的部落格

    Ann 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