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957587367X.jpg
假設我有千磅英金,中國可以全數支取
假使我有千條性命,決不留下一條不給中國

不,不是中國,是基督。

~戴德生


最近讀了一本好書-戴德生與瑪麗亞
在此跟大家分享

其實我一向不是很喜歡讀傳記
總覺得不外乎是某人努力不懈,持續奮鬥不灰心,最終獲致成功那種迂腐故事
所以這本買了好幾年了一直擱著
前陣子因為一件事(請看借車記)讓我忽然對戴德生的故事產生了興趣
所以就拿出來翻翻看

不看還好
一看就不能自已
那三天大部份的時間都歪在沙發上啥事都不做只看書
這本書一點都不像我想像的那種傳記
敘述很幽默,文筆也很流暢
再加上戴德生與瑪麗亞本身的故事實在百轉千折又扣人心弦
讓我有時呵呵笑,有時倒抽口氣,有時又淚漣漣
看完之後馬上限令Charles兩天內看完
如此才能暢快地和他討論心得
(否則像之前他看納尼亞花了數年才看完
興致勃勃要討論時我都快忘光了)

來說說不影響閱讀的內容和背景介紹吧

戴德生是內地會的創辦人(1865年創立的),瑪麗亞是他太太
中國內地會是一個跨宗派的差會
對基督教在中國大陸的傳播和以後西方國家的宣教策略有很深的影響
清末時其實已經有不少西方傳教士在中國大陸傳福音
但他們大多只在沿海省份傳福音
很多傳教士也分不清基督教精神和由基督教精神延伸演化出的西方文化的差別
所以大部分中國老百姓總還是覺得基督教是洋教,接受度也因此有限
但相對的
當時內地會的傳教士們都穿唐裝,留長辮子
呼應保羅所說的"向什麼人,就做什麼人"

戴德生改穿唐裝那時算是一項創舉
而且招來很多非議和攻擊
很多英國人甚至傳教士認為他如此"有損英國人的尊嚴"
但事實證明他的眼光和策略是對的
除了唐裝讓他比較能適應當地的氣候之外
民眾對他也比較不會懷有敵意

此外
他們深入當時仍尚封閉排外的內陸省份傳福音(所以叫內地會*)
我爺爺奶奶幾十年前在山西時就有內地會傳教士跟他們傳福音
聽說家裡現在有一本聖經就是當時內地會傳教士送的喔

對我而言
這本書特別之處是它不是在講一個聖人或屬靈巨人的故事
反而不斷提到他的軟弱掙扎和失敗
戴德生出身普普,沒受過太高深的教育,身體孱弱,還挺多愁善感的
在書中也蠻常看到他灰心喪志或犯錯
但很奇妙地
神卻大大使用他做偉大的工作
這讓我看到跟 神維持親密關係以及有個好配偶的重要性
當然他們本身愛神愛人的心也讓我非常感佩

另外讓我頗有感觸的地方是書中提到許許多多其他的人
有些人在戴德生靈命低潮時鼓勵他或引領他
有些人則是定期或即時地在財務方面支持他的事工
這對我也是很好的提醒
即使我們目前並沒有去某處傳福音的呼召
但大家在主內互為肢體
那些傳教士奉獻自己(有些甚至冒著生命危險)去傳福音
為他們無論是迫切代禱或是大方奉獻都是應該的

總之
我覺得這本書對自己的靈性頗有幫助
真是本好書
讀這本書時我也常常不自主地在心裏說謝謝
謝謝戴德生和瑪麗亞和其他所有內地會同工的奉獻和犧牲
也謝謝主導成就這一切美事的 神

Ann 2006.08.05

延伸閱讀
戴德生/維基百科
世代的禱告/戴紹曾
薪火相傳-「戴德生傳」讀後
傳奇-戴德生傳

買書

*更多內地會相關資料:
19世紀末,內地會已經發展成在中國規模最大的一個傳教差會。
戴德生去世前,內地會的宣教士已增至828名,
分別來自英國、美國和北歐國家,散佈在中國十八個省份,
北至蒙古,西北到新疆,西南至雲南。信而受浸者達2500人。
1900年義和拳亂中,數百名宣教士和中國信徒為主殉道,
內地會則有58名宣教士和21個小孩犧牲,是損失最嚴重的差會。
1951年,內地會宣教士被逼撤離中國,領受新異象,繼續在東亞各國開展宣教事工。
1964年,內地會改名為海外基督使團。總部設在新加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n Chu 的頭像
    Ann Chu

    Ann Chu的部落格

    Ann 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